欢迎访问28365365游戏
    文史龙山 - 文史资料 - 族 谱 憾 事
    族 谱 憾 事
     
    发布时间:2014/2/21 16:28:41,作者:彭清安 , 来源:《龙山文史》第27辑 ,点击:1653

     

         在我的一生中,接触过的彭氏族人数以千计。每每与他们交道,便油然而生亲切之感,只缘于我们名字前面的那个“彭”字。
        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历史太久了,宗亲观念始终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何曾散去过?
         2012年,退休但还上班的我,因一些家庭原因,不好意识地谢单位挽留,来到了海南岛,开始人生新的旅程。人生地不熟,要做好新工作,无疑乃人生一大挑战。
        天涯无处不有“彭”。
        初来乍到,办公室没开水喝,一位叫彭华的,把自已电水壶送给我用。电脑出了问题,一位叫彭云的,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很快给解决了。
        由此,勾起我对九十年代任扶贫队队长,驻隆头镇杉树村时的一些回忆。
        隆头镇杉树村有百多户、千多人,纯一色彭姓,大人小孩,一概讲土话。扶贫要求“三同”,即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村里有一道独特风景:晚饭后窜门扯白(聊天)。
        听说有个能讲土话的扶贫队长,又“很有文化”。于是,都来到我住户家扯白的很多,内容当然就有姓氏流源。
        只是当时我对姓氏族源知之甚少,只能有一搭、没一搭地瞎扯。就是些坊间传说,无根无据、甚至离谱的瞎扯,那血浓于水的宗亲情谊,也溢于言表。
        我犯难,因吃饭有规定,要交生活费,却之又不恭,哪象自家人?于是,我只好记于心,加倍还。
        族人中,轮流请吃,杀鸡杀鸭,陈年腊肉的,非常隆重。
       一次,于一户彭家吃饭,桌上一碗麂子肉,乃山珍。当我用筷子夹起一块时被阻止,说是这麂子肉几天了,怕我吃了坏肚子,等赶山得到新鲜的,再美食一顿。
        当时,也没多想,就当是一句客气话。十多天过去后的一个下午,“同劳动”后的我,收工往住户家走。老远,一六十开外的老人朝我走来:“队长,赶到一头黄麂子,我专门接你来的”。
        我看他,很像我父亲,背有点“弓”;脚上的水草鞋,断了一根鼻梁。
        哎!就为那一句承诺。
        当时,天下过雨,一路泥泞。我那位族叔,“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那镜头,至今,我想起来,鼻子都酸酸的。
        扶贫,开村民大会。当时社会己开始转型,村民大会己很难开了。我开的村民大会,住户告诉我,从来不参加开会的“刁民”都来了。
        整个扶贫期间,我所倡导的事,大家都能积极响应。我想:上古尧时,彭氏祖先的大彭国,也是如此吧。
        老家岩冲的道士先生,在龙山、保靖、永顺、石堤、秀山、酉阳,是有名的。老人过世,都得请他们拜唱,烧香奠酒,叩头作揖,子孙们十分虔诚。
        我虽对整个仪式不甚精通,但是我想:道教文化里面的孝道文化,绝不仅是孝敬父母、慈惠爱亲那么简单。孝,扩宽开来,就是崇敬先人、慎终追远。
        中国人重伦理道德,体恤天下父母。父母在,早孝顺;亡故后,常思父母养育恩。父在展其志,父没覆其行;三年行孝,不改父道。那么,父母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一直要追到根上,敬到根上。
        追溯目的,不忘本,为传承。
        近来,我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世界四大古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其他都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历久不衰,根源究竞在哪?
        我认为:其根源就在儒家文化里的、道教文化中的孝道文化。
        老家岩冲,道士先生那厚厚袋子里的孝道文化,我无数次翻阅过,其内涵何等博大精深。前人留下的遗产,何其宝贵。遗憾的是,有几人如此认识呢?我那位族叔,道教掌门彭官儒,因是党员干部,还挨过批。我母亲死得不好,我哭他也哭,他一直给送上山,我心存感激。但他过世,我未能送上一程,内疚呀。
        当然,孝道文化里有其糟泊,如“孝子不孝孙”,“官”字辈死了,只要“清”字辈跪香,跪得膝盖骨发软,孙子也要孝嘛。
        我们这支人的辈份为: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据传是48字,因无族谱,无人讲全,真为憾事。
        中国人的姓氏,是孝道最直接的体现。重视姓氏,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所以有姓。所以尊长辈、厚亲戚。所以重伦理,生相爱、死相哀。所以同族不婚。
        中国人的姓氏,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试想:我若不姓彭,我怎会去琢磨彭氏源流;不琢磨彭氏源流,思维触须怎会伸到远古文明;不知中华文明,怎会以身为中国人骄傲。
        我接受我家神龛上书着的“天地国亲师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父为天,母为地,国为大,亲为善,师为尊。我从不与长辈戏毛(开玩笑),酒桌上从来都是长者先。当然,不接受《水浒》中“铁肩担道义”的熏陶,我可能活得轻松自在一些。
        族谱,孝道文化载体之一。这里,我感谢四妹子(妻妹),给我网购《中华姓氏谱.彭》。这本书是中国史学会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姓氏文化研究”成果。费孝通总顾问,季羡林、周一良、胡绳武、王德毅(台湾)、杨柏(新加坡)、Dr(美国)为顾问,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李学勤为主编。
        该书权威最高,价值极大。我细细读来,方确信,彭氏族源:上古时代,少典生黄帝,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篯铿。篯铿受封彭,在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立大彭国。
        篯铿是彭姓的开始,所以叫彭祖,即彭姓始祖。
        族谱,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家族来源、迁徒、轨迹、家族名人传记,且包罗家族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最珍贵的人文资料,不然,我无论如何,也不会知道我乃皇帝之后。
        篯铿为彭姓始祖,篯铿子孙,每迁徒一地,在那个地方繁衍生息,可以成为那个地方彭姓始祖。我们湘、鄂、川、黔边区的“国正天兴顺”彭姓始祖,尚不清,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据说:台湾有个“世界陇西堂彭氏宗亲会”,不知他们研究结果如何。
    龙山的旅游圣地,乌龙山大峡谷的世界第一大的“飞虎洞”里,塑着土家族敬奉为神的始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我是彭公爵主之后?我怀凝。
         彭公爵主,即彭士愁、彭碱之子,祖籍江西,第二代土司王。未代土司王彭肇槐,土改归流后,雍正帝赏银万两,回到原籍,颐养天年去了。
        老家岩冲家家户户堂屋的神龛上,都有“陇西堂上”四个字,少时不明其里,后来才知道,是追念先祖,不忘祖籍的意识。堂号上告诉我,祖先来自陇西,今甘肃。江西彭姓堂号为“宜春堂上”,实在是对不上号。
        女嫁甘肃,我到了陇西,也知道了李世民老家在陇西。哈,我与老李是同乡,真还拉上了关系。李世民尊崇道教,在华清池后的山上,镶嵌上道家论述万物变化《周易》中的八种图形,即阴阳八卦图案。李世民弘扬儒家文化中的道教文化,是睿智的。
        我家没有家谱,上辈们没留下什么只言片纸,唯一留下的,就是彭天仁的坟墓。墓碑上刻有碑文,遗憾的是,碑文被修把子坪水库时撤掉了。从“清”字辈上溯到“天”字辈,也只能上溯到四代人,再上溯就没法了。就这支人,有在北京、江苏、海南、湖南多地成家的,他(她)们的今后,今后的今后的今后,知不知道他(她)们的始祖彭天仁呢。好在2010年,我集族人给彭天仁修墓,己行修葺。
        我参加了工作,跳出了农门,离开了农村。如今,到了海口这个大城市,离农村更远了。我与杉树村及老家的族亲们,渐渐失去了联系。有心去看看他们,又身不由己。托词一大堆,好在梦里回去千回万回。
        熟悉了城市生活,我发现:城市,是一个滋生市侩、消磨亲情的怪物,待得越久,亲情就越淡漠。
        这不是杞人尤天。随着亲情的淡漠,孝道文化的弱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有何所依。就是今天的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也不是过去的农村了。
        我到老家岩冲过年,都说现在的年味淡了;其实,就是那种浓浓的宗亲观念,在快速地消退。
        中华古代文明延续的基石在动摇,我们应到哪里去寻找一条让古代文明薪火相传的路子呢?
        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发展、壮大于封建土地制,扎根于广袤的乡村土壤中。封建土地制的土崩瓦解,城市化的推进,乡村结构形态的巨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优秀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进前行的不歇动力,是华厦子孙的精神家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石。有些东西,如“孝子不孝孙”等,随着时代变化被扬弃;而有的东西,不管世道怎么变,都是要继承发扬的。扬弃、传承、发展,这些字眼,说易做难,甚至连想明白也不易,真叫人纠结。
        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适者生存。所以,我相信:上帝关上这扇门的时候,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户,如文章标题的“憾”,前面加个“不”。
     
     

     

    上一条:已经没有了
    下一条:新闻人生 点击精彩

    相关内容:
    没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