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巴东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先进地区政协、工商联工作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探索政协、工商联工作的新思路,做好政协、工商联工作与市政建设、经济发展工作相结合的文章,4月10日,龙山县政协副主席向长龙,龙山县工商联副主席陈桂竹,县政协常委田昌杰,县政协委员、茨岩委员组组长印水山等带领考察组一行12人,赴湖北省恩施州的巴东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学习。通过学习,深切感受到了巴东县政协工作开展活跃,履行职能扎实有效,市政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快。我考察组全体成员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思路进一步开阔,精力进一步集中,境界进一步高远,围绕本县市政建设履行职能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感受巴东,发展态势令人震撼
巴东位于湖北西部,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与重庆接壤,东与宜昌相连,国土面积3354平方公里,辖1个经济开发区,12个乡镇49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9.1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3%。该县是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地区县、国家级贫困县、三峡库区移民重点县。地处长江三峡腹地,区位独特,有长江、清江两条黄金水道、泸蓉(即将开通)泸渝两条高速公路、209与318两条国道、一条宜万铁路和相邻的宜昌、恩施两大机场,构成了一个较为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县域内武夷山、巫山、大巴山“三山”盘绕,长江、清江“两江”相拥,同时拥有三峡和水布垭两大库区。这既使巴东形成了北有“长江高峡平湖”和“世界独一的神农纤夫”、南有“百里清江画廊”和“世界独高的水布垭大坝”的壮丽景观与独特风景,也给巴东带来了“发达的水电”、“富有的矿产”和众多的“特色绿色产品”。
考察期间,我们了解到:2011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35亿元,同比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14亿元,同比增长17.7%;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17.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5亿元,同比增长33.4%;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9.6亿元,同比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96万元,同比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15元,同比增长20.7%。
考察期间,考察团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当地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他们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势头之猛、改革开放力度之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巴东县之所以能够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实现“山乡巨变”,第一位因素就在于该县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效率高,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如“三峡库区移民”机遇),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巴东县无论是工业园区的总体规模还是企业的单体规模,都气势恢弘,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堪称一流;
三是招商引资的方法多、措施硬。考察团一行了解到,该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完善招商措施,千方百计招大商、引巨资,借助外力加快自身发展;
四是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巴东县干部群众的精神都十分振奋,不管是党政的负责人,还是企业的厂长经理,都有一种不甘落后、不肯服输的劲头,都有一种居安思危、勇创一流的精神,都有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魄力。
二、学习考察的具体情况——巴东县移民新城市政建设考察情况:
巴东新县城是三峡移民整体迁建的,规划迁建用地263公顷,为了把巴东县新县城建设成宜居、宜游、宜商的移民新县城,该县在县城搬迁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安全第一、质量为重”的原则,因地制宜规划,依山就势,打造特色山城市政。
1、建设概况。巴东新县城自1994年开工建设以来,累计完成路基建设35.58km,混凝土路面40.63万m2;完成独立桥梁10座,共计23210.10m2;治理自然冲沟38条,截洪沟13条,共计25km;建成人行梯道23条,总长度9千米;建成取水厂一座8万吨/日、输水渠18km、供水管网50.61km;建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厂各一座,完成污水管网48km;建成广场4个、体育场1个,完成绿化面积达52.7万m2;新建公厕10处,停车场3个,累计完成市政投资5.6亿元。通过系统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巴东新县城现已建成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移民新县城,去年被评定为省级园林城市。
2、因地制宜规划,依山就势建设市政基础。巴东新县城自黄土坡至西壤坡长约7km,存在大冲沟9条,小冲沟29条,共计冲沟38条,这些冲沟将新县城建设区分割为沟壑纵横的孤立区,巴东建设者集思广益,变劣势为优势,对冲沟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对冲沟采取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措施,在冲沟治理上综合建设人行梯道广场,配合进行绿化建设,这样既节约了用地,变废为宝,又将被冲沟分割的孤立建设区域连为一体,改善了新县城的整体容貌。这方面有两个代表性的建筑:
一是新县城主梯道,主梯道建在冲沟上,梯道宽20米,梯道两旁栽植名贵的桂花树等树种,中间设置绿化带,梯道下面综合布设排水管涵、电信、电力、供水等综合管网,县城主梯道现已成集健身、通行、景观为一体的靓丽风景线。
二是寇公文化广场,寇公文化广场建在黄家大沟上,黄家大沟原为深30-40m、宽80-100m的大冲沟,把县城营沱和西壤坡小区割裂开来,在开展黄家大沟治理时,经过充分规划设计,先对冲沟进行箱涵治理,再在箱涵上进行弃土回填,然后在回填区上新建广场,现已建成25000m2休闲广场,第二期建设正在进行中,整体完工后建设面积可达60000m2,利用冲沟治理建广场既对冲沟进行了有效治理,消除了安全隐患,又解决了城市建设弃土等建设垃圾的处置和有效利用问题,更是改变了山区城市建设无开阔平地用于建广场的现状,创造了山区城市建设变废为宝的典范,寇公文化广场建设被州住建委表彰为全州十大优秀示范市政工程之一。
巴东的市政设施建设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都充分考虑了山区的地形特色。
3、规范程序,硬化责任,强化管理。巴东在开展市政设施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严控投资。建设过程中严格坚持“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合同管理制和项目监理制,推行工程廉政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制,所有的工程项目在接受国家审计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审计组的好评。
三、分析巴东,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一路走来,考察团切实感受到巴东思想观念之新、发展速度之快、城市建设之美。总体上讲,巴东思想体制障碍克服得好、主体主动性调动得好、发展环境打造得好、创造性工作开展得好,这一科学发展之路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启示一:超前的思想意识,开启了市政面貌巨变的源泉。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文化引领、产业兴县、开放包容”的发展战略,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从而实现了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巴东县市政建设之所以能发生巨变,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开阔的眼界,能够敏锐的创造机遇、发现机遇、抢抓机遇、利用机遇,能够动态的、创造性的解决市政建设中的各类难题。
与他们相比,我们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缺乏加快发展的信心;有的在工作中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有的看问题总是先看到困难,而不会在挑战中发现机遇,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利用机遇。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障碍,是我们市政建设落后的根源,必须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
启示二:科学的规划设计,成就了山区城市建设的典范。巴东市政建设质量之所以能够实现高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巴东建设者能够集思广益,变劣势为优势,科学规划设计,在对冲沟的治理上敢尝试、敢探索,成为山区城市建设变废为宝、立体建构的典范。
我们虽然也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花了不少气力,而且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实事求是的讲,我们与巴东的差距还很大。我们要认真学习巴东因地制宜规划,依山就势打造特色山城市政的先进经验。
启示三:完备的发展载体,奠定了巴东经济腾飞的基础。“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经济规模的扩张,离不开有效的平台和载体。巴东县把移民新城作为拉动市政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规划建设了县城主梯道和寇公文化广场及一大批工业园区,继而以完善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吸纳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入区发展,形成了聚集效应,拉动了经济发展。
就我县来讲,从纵向上看,近年来迈出了不小的步伐,拉出了园区的基本框架,引进培育了一批项目,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与巴东县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启示四:饱满的精神状态,炼就了巴东永往直前的动力。俗话说,精神状态是信念,是支柱,更是一种动力。自1994年巴东新县城开工建设以来,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原因是他们有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的精神。
我们必须看到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认识到小进即退、慢进亦退的道理,不能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努力跳出本县、本州的“小圈子”,放眼全省、全国的“大范围”,瞄准先进,奋起直追。
启示五:优越的创业环境,实现了巴东快速发展的梦想。巴东县通过软硬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整合,使单一效应的环境因素产生叠加效应、磁场效应和连锁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了市政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们要学习巴东县,就必须进一步树立“环境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把环境营造从“物”的层面提高到“人”的层面,从“干部”的层面提高到“全民”的层面,要努力创造建设成宜居、宜游、宜商的投资环境。
四、学习巴东,推进我县市政建设和经济建设跨越发展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团在感叹巴东县快速发展的同时,一致表示,要认真消化吸收考察成果,努力使学习考察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成为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的契机,成为实现跨越发展的动力。
根据我县是“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地区县、国家级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建议如下:
(一)、要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巴东县的发展历程已经有力的印证了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对客观形势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我们必须坚决摒弃照搬条文、自我设限的思维模式,继续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研究政策,灵活运作,大胆尝试,尽心在挑战中抓机遇,尽力在实干中求完善。如实施龙凤融城战略、打造龙凤协作示范区,实行不同区域的多种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特色发展格局。
(二)、要在抢抓机遇上实现新突破。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已经进入国家战略视野,就如巴东县牢牢抓住“三峡库区移民重点县”那样,充分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根据《龙山县县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设计方向,把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龙凤先行区发展起来,把里耶秦简文化,实现文化由资产向资本的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快速繁荣,最终建成武陵山区内旅游胜地。要紧紧抓住龙凤先行区建设这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进一步的挖掘、做大、做强,要争做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的中心,要抓住自身的特色,整合资源,做出亮点,做出品牌。
(三)、要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巴东的发展实践表明,招商引资是基础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出路所在。我们必须把招商引资放在基本县策的地位来认识,全力以赴跑资金、引项目。要借鉴巴东县的经验,抓好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调整充实。如把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华塘新区、里耶古镇等打造成示范工业园区。
(四)、要在旅游强县上实现新突破。以创建“国家旅游强县”为契机,学习巴东旅游发展的经验,统筹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突出营销点,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加快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推进基础配套项目建设,对全县的旅游软硬件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和包装,如把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华塘新区、洗车河古镇、惹巴拉风雨桥、里耶古街、遗址公园、秦简博物馆、八面山、太平山、火岩溶洞、乌龙山大峡谷等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旅游胜地。
(五)、要在破解发展瓶颈上实现新突破。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能否得到有效破解,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也决定着市政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成败。我们要学习巴东解决焦点、难点问题的胆识和魄力,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在落实政策中发现新机遇,在发展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六)、要在狠抓落实上实现新突破。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抓落实,始终保持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创业激情,以寝食难安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率先发展的责任感,时刻把发展大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以实干的作风抓落实,深入基层,深入市政建设和经济建设第一线,搞好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精力引导到加快发展上来,推进我县市政建设和经济建设跨越发展。
(七)、要在规划设计上实现新突破。按照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的建设步骤:到2012年,做好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同城建设、统筹城乡、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协作发展取得初步成果;到2015年,在城乡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一体化发展体系,成为武陵山区的重要城市和经济增长极。精心打造龙山绿色生态、秦文化和土家文化之圣地。
(八)、要在立体建构上实现新突破。借鉴巴东依山就势综合治理冲沟,变废为宝、立体建构县城主梯道和寇公文化广场新经验,结合我县城地势高低起伏之特点,建议考虑在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的地段建造立交桥,从而打造集安全、通行、景观为一体的靓丽山城。如可考虑在长沙路街心花园十字路口、高级中学旁岳麓大道路口、三八副食店新建路路段、新龙超市朝阳路路段等各建一座这样的立交桥。
乘全省大力发展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市之东风,以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和华塘新区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我县市政建设进程,尽力打造武陵山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最终把龙山建设成为武陵山腹地的产业基地、商贸旺地、旅游胜地、民生福地。
茨岩委员组
工商联茨岩商会
2012年04月26日
|